-
山西特产 · 小吃名录——吕梁05:48:35
柳林香严寺
作为一个居住在太原的吕梁柳林人,小编时常会想起家乡的美食。吕梁的小吃虽不及太原小吃这般集山西各地之所长,种类丰富。但也算是独具特色,深受当地人们喜欢。
吕梁位于山西西部,北面和南面分别与忻州、临汾为邻。向西则与陕西隔黄河相望,东部与太原市、晋中市接壤。无论是黄土高原的独特地貌,还是奔腾流过的黄河,都对当地人民的饮食、风俗、语言造成一定的影响。
当然我们《山西特产 · 小吃名录》关注的是当地最特色、最地道的特产和小吃。
荞面做的不仅只有太原灌肠,还有柳林碗团
在吕梁,尤其是在离石、柳林、中阳、临县等地,碗团是当之无愧的小吃一哥。
那什么是碗团?
碗团是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,“碗团”之名的来源是因为它用小碗蒸,熟后晾凉,可从碗中脱下。在柳林方言中,“团”、“脱”、“秃”,音节相似,故有多名。但人们大多喜欢碗团这个名字,用圆圆的碗蒸出圆圆的碗团,象征团团圆圆。
柳林碗团
而碗团的制作是非常讲究的,首先是精选荞麦面,再加入盐、姜面等调味料(这是柳林碗团不放调料味道也很好吃的原因),冷水和面。
然后不断的揉面使其更有“劲”,可以说这一步是最终成品碗团好吃与否的关键,而这个步骤全凭师傅手感拿捏。
第三步则是加水稀释揉好的面团,直至成为面浆,倒入特制小碗(柳林人称之为“碗团碗”)蒸熟。
最后一步则是拿着特制的勺状工具 迅速朝一个方向搅动(柳林人称之为“拧”)。摊贴至碗口边缘,使碗内呈凹形状,置于凉处令冷即成碗团。
拧碗团
这样做好的碗团相较于“太原灌肠”更加有嚼劲,不面不塌,而这种劲道的口感是当地人最为追求的。
当然,碗团的核心其实并不是碗团本身,而是他的佐料。碗团的佐料一般包含油辣子、葱油、醋、蒜水、姜面、咸盐、味精等,(虽然所有的调料都加进去会有特殊的味道,但当地人一般只会加油辣子)一般情况下,油辣子味道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碗团店是否能在柳林城立足。
只放辣椒,用钢锯条切割的碗团
柳林人对于碗团无疑是有特殊情感的,远归的游子回家第一件事,就是找个小摊摊吃几个碗团过瘾,不同于太原灌肠,师傅会把灌肠切好,然后用筷子食用。柳林的最正宗的吃法是拿着打磨的光滑的“钢锯条”自行切割,别有一番滋味。
当然,柳林人还喜欢吃“滚糊糊”(意思就是热的、糊糊状的碗团),就是不等碗团冷却,“拧”完以后加入辣椒,用勺子直接食用(在冬天比较常见),也是非常的美味。
现在的科技发展的很快,机器和面、真空包装的碗团早已经出现在市场上,卖着实惠的价格。但是每一个柳林人(起码是我认为)的心中都有一个最钟爱的街边小摊,是无法被真空包装碗团代替的。我们最喜欢的还是那古朴的碗团碗,还有那打磨的发亮的钢锯条。
小草帽的推荐
(1)小编最喜欢的味道无疑是柳林文化馆巷子口上推着车车卖“三合一”(“三合一”是柳林人的一种将切条的莜面、薄如蝉翼的凉皮、以及切条的碗团混合在一个碗里的吃法)的大叔(名字突然忘记了)。他从不会吝啬调料,因此每次吃都是每一根碗团、莜面、凉皮上都沾满辣椒,非常满足。
小编上次吃的三合一早餐
上次去他那吃还一直和我说:其他人做“三合一”(三合一意味着不仅碗团要做的好,凉皮和莜面也必须做的很不错,因此很考验技术的全面性)都是瞎做糊弄人,我这里才是最正宗的!
我也一直这么认为。
(2)外地人来尝柳林碗团的,推荐粮贸往西工商银行巷内“四平碗团”,可以说是柳林近些年最火的一家店了。味道不错,最重要是有店面可以坐下吃,并且有包装好的鲜碗团出售,回家可以送给亲朋。
(3)十八米街第一个小巷子口,有一家专门卖“滚糊糊”的店,很久没去了,不知道还在不在,虽然环境差,但是味道好呀!并且“滚糊糊”只有在柳林可以吃的到哦!如果去到柳林绝对要去尝试一下!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