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丹东:土特产网售走向全国06:04:05
12月21日,记者来到振安区五龙背镇新建村的一处民房仓库时,许文钢正对一箱箱草莓进行包装,准备邮寄到全国各地的买家手中。结合家乡资源优势,依托电商平台,今年39岁的许文钢实现了创业梦想,把家乡的农副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。
初中毕业后,家住五龙背镇新建村的许文钢一直在外面打工。2013年,他在家附近办了一家服装厂,专门为电商加工服装。后来,许文钢也开始在淘宝上开店卖自家生产的服装。去年,由于经营问题,工厂倒闭了。不过,此前网店生意的红火让许文钢对电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今年9月,许文钢产生了网售农产品的想法。“俺家栽种了二十多棵野生软枣。最初,我只想通过网络将自己家的软枣卖出去。没想到,这些软枣得到顾客的好评,订单逐渐多了起来。”许文钢说,自家的软枣卖完后,他便从当地农户家里收购,仅一个月时间,他就售出了近4500公斤软枣。据了解,当地农户生产的软枣拿到农贸市场上出售,不仅价格低,而且有的时候一天也卖不了一筐。而许文钢给出的收购价格则较高,当地农户因此实现了增收、解决了销路问题。
在试水网售软枣大获成功后,许文钢将目光瞄准了当地的应季农副产品。9月末是板栗成熟的季节,许文钢每天接收购买板栗的订单源源不断,不到一个月就卖出了近4000公斤板栗。眼下正是草莓上市时节,他又开始在网上销售草莓,几乎每天都能发走二三十箱。未来,他将继续在网上销售当地的应季农产品。“总之,我们这里产啥,我就卖啥。”许文钢说,他还引进了一些外地优质农产品,面向本地消费者销售。
在采访时记者注意到,许文钢对于所售农产品的品质有着极其严格的标准。“网上卖东西,最重要的是质量,否则,顾客买一次就不会再来光顾了。”许文钢说,他从收购环节开始把关,品质不过关的即使价格再低他也不要。但在销售过程中,也出现过一些小插曲。一次,一位沈阳的顾客购买野生榛蘑,由于天气较热,顾客收到的产品出现胀袋现象。许文钢二话没说,又为这名顾客补发了一袋榛蘑。许文钢说,蘑菇自然发酵会产生气体,从而导致了胀袋现象,“虽然质量没问题,但是我要对自己售出的产品负责”。许文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当地最新鲜的农副产品走上全国各地市民的餐桌,让丹东的土特产走向更远的城市。
“如今,人们对土特产越来越青睐,加上物流业的快速发展,农产品搭上网络的快车定会有好的发展前景。”许文钢对今后的“电商事业”信心十足。
在农村,像许文钢这样利用电商平台创业的青年不断涌现。这对引导农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、带动产业发展有着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。同时,还提高了农民收入、促进了农村创新创业。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