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“走出去”到“一带一路”看中国车成长

“走出去”到“一带一路”看中国车成长
  • 中国汽车服务
    22:02:42
    作为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重点产业,中国车近两年的进步可谓有目共睹。2016年,自主品牌撑起了中国车市的门面,凭借SUV市场的出色发挥,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增长。2017年第一季度,自主品牌依然保持着强势,除了过去1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无可撼动的优势之外,10-20万的价格区间,自主品牌已经有了足够的竞争力,与合资品牌展开正面交锋,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。而20万以上价格区间,已经不是“不可触摸”的天花板,广汽传祺、上汽荣威、吉利等一线自主品牌纷纷上探,与此同时,领克、WEY等高端品牌的陆续推出也体现着自主品牌趁势品牌上行的决心。
数据显示,2016年全年,自主品牌实现销量与市场份额的双增长,累计销量达到1052.9万辆,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的同时将增幅比定格在两位数。这也是时隔6年,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再一次回到40%之上。2011年,自主品牌凭借低端市场的优势,一度占据42.2%的市场份额,但随后便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份额下滑,到2014年,只剩下38.1%,更是经受了惨痛的“十二连降”。2015-2016年,随着SUV市场的爆发,自主品牌开始“收复失地”,更是于去年重回42.7%的市场份额,达到新高。
然而,自主品牌的“海外之旅”却是大相径庭。2011年,自主品牌受到来自合资品牌市场下探的压力开始转型,苦练内功,注重技术发展,造精品车型。但为了弥补国内市场的缺失,自主品牌尝试“走出去”,尤其针对俄罗斯、巴西和印度等汽车发展较为滞后的国家与地区。

(服务期满)Timewe精品App/小程序20年

评论
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