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罗浮山华首古寺

罗浮山华首古寺

   华首寺又名华首台,位于罗浮山西南麓,背倚孤青峰,踞高临下,两翼有山环抱,称左青龙,右白虎,是著名的佛教胜地。唐朝开元二十六年(公元738年)奉旨兴建,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。据说当年有500花首真人聚集此地面得名华首寺。明万历年间,罗浮山佛教兴盛,有十八寺,华首寺被称为“第一禅林”。

   原有的鼓楼、钟楼、大殿在文革期间都被砸毁,只留下残墙断壁。直到1987年才由香港同胞关耀昌先生募集巨资重新修建。新修建的华首寺有1万多平方米,游览时间需要1个多小时。主要佛教建筑有:望海观音、天王殿、万佛塔、大雄宝殿、五百罗汉堂等。大雄宝殿两侧分别建有48间太姑房和斋堂。原有大雄宝殿、钟楼毁于1964年。近年来,罗浮山旅游部门和港澳同胞集资重修华首台,并在钟楼旧址新塑了“望海观音”大型石像。华首寺不仅佛教历史悠久,而且自然景观和摩崖石刻也数不胜数,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是“领南第一山”和“闻钟发省”。这里原有一座钟楼,有贵客到即鸣钟欢迎。华首台下有一圆形巨石,上刻“罗浮”两字,笔法雄浑凝重,为清代广州将军奕湘手书。而最负胜名的自然景观是“飞云溅雪”瀑布和千年银炼古树。  

从华首寺经玉女峰,可直上罗浮山主峰飞云顶。

评论
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

相关资料